积极推动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双向开放合作 -九游会国际

近日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深化产业链供应链国际合作成为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的重要支撑。2023年首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链博会)的顺利召开,为促进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畅通搭建了一个加强沟通、深化合作、共谋发展的国际化平台。深化产业链供应链国际合作,共同构筑安全稳定、畅通高效、开放包容、互利共赢的产业链供应链,成为当前我国加快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重要面向,为助推产业链供应链对内对外双向开放合作带来新的机遇,而积极推动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双向开放合作也是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题中之义。

维护产业链供应链的全球公共产品属性

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的形成是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国际分工深化的结果。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必须维护产业链供应链的全球公共产品属性,坚决反对把产业链供应链政治化、武器化、泛安全化。只有坚持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开放合作,才会带来共赢发展。

在技术、市场和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推动下,国际分工从以产业和产品为界限的分工,向跨国公司主导的、高度专业化的、以要素为界限的产品内分工转变,各国经济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深度融合发展局面,产业链供应链的全球公共产品属性也因此而凸显。维护产业链供应链的全球公共产品属性,内在地要求世界各国在追求本国利益时要兼顾他国合理关切,在谋求本国发展中促进各国共同发展。之所以要共同维护产业链供应链的全球公共产品属性,主要原因和基本逻辑是,产业链供应链关键核心环节在产业链供应链运行中具有不可或缺性、难以替代性,同时具有难以改变、调整或者转换的特点,产业链供应链某些关键环节出现问题,必然会在整个链条上引发“长鞭”反应。当前,受全球经济治理体系“零和博弈”思维的影响,全球共同维护产业链供应链公共产品属性的意愿产生了动摇,对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的安全稳定造成了巨大冲击,亟须世界各国一起努力,改善局面,共同打造具有确定性、安全性、稳定性的产业链供应链体系。

改革开放40余年来,中国既是全球产业链供应链融合发展的受益者、维护者,也是构建全球“共赢链”新生态的倡议者、探索者。在建立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治理体系上,中国主张建立一个合作共赢的、平等互利的治理体系。坚定不移地维护产业链供应链的全球公共产品属性,就是要在新一轮全球化中推动形成排除非经济因素干扰的国际共识和准则,力图通过深化开放合作,维护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网络的安全稳定。这就需要世界各国在维护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网络关键核心环节的稳定性、网络结构的韧性、网络运行规则的公平性,以及网络治理的协同性等方面积极作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为中国在深化产业链供应链开放合作上积极作为提供了方案。

新发展格局让产业链供应链更好循环起来

构建新发展格局内在地要求国内外产业链供应链循环起来。然而,当前产业链供应链循环存在部分不畅通的情形。一方面,受国际经贸格局变化、地缘政治冲突以及突发性公共危机事件冲击等多方面因素影响,外部国际产业链供应链循环运行不畅。主要原因在于,一些发达国家正致力于解构中国已嵌入并运行有效的全球价值链,通过供给侧的技术和投资限制阻挡我国产业升级,并在需求侧凭借其大规模市场影响产业国际转移的方向,以此重构全球价值链分工体系。另一方面,中国产业空间格局表现为东部产业过度集聚、中西部产业基础薄弱、整体上产业链供应链仍处于中低端环节,以“胡焕庸线”为界的空间不均衡发展的区域格局依然是阻碍国内经济循环的重要障碍。此外,近年来,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实践并不顺利,某些产业“对外转移快、对内转移慢”成为影响中国产业链供应链完整性和循环畅通的不利因素之一。为此,我们需要掌握战略主动,把促进产业链供应链循环畅通这一战略目标放在统筹国内国际两个经济循环的大局上,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不断塑造新优势。

新发展格局的核心要义就在于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关键是推动实现国内国际循环的良性互动。这一内涵契合了当前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在地理层面上转向本土化、区域化、多元化的发展趋势。其中,本土化是指出于产业、经济和社会安全考虑,跨国公司开始选择让产业和产品生产环节迁回或留在本地,以防止本土“产业空心化”。区域化是指跨国公司基于母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和内需潜力,以“全产业链”思维,构建国内或者与近岸国家(地区)区域化的产业链供应链体系。多元化是指跨国公司开始对产业链供应链各环节的上游供应商进行多元化布局,尤其是对关键核心环节积极寻求和培育备份供应商,以防止对单一国家和地区产业链供应链的过度依赖。因此,构筑安全稳定、畅通高效、开放包容、互利共赢的产业链供应链,更需要深化产业链供应链对内对外双向开放合作。一方面,需要以国内大循环牵引产业链供应链跨区域互联对接;另一方面,需要以国际循环推动产业链供应链更包容性地参与国际合作,从而强化国内国际产业链供应链的互利共赢关系。

促进国内产业链供应链跨区域互联对接

立足国内大循环,需要坚持“向内发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为此,应着力促进产业链供应链跨区域互联对接,重构区域产业链供应链循环格局。一是从企业维度,要以“点”促“链”,以“链”带“面”,推进产业链供应链“点式突破”和“链式协同”。通过发挥产业链供应链核心环节的国有企业、民营“龙头”企业的“链主”作用,连锁带动上中下游“隐形冠军”企业和“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及相关中小企业集聚,增强中小企业在产业链供应链上的配套能力,形成一批创新能力强、技术水平高、协同治理能力突出的“链群”,实现“链主—链群”式协同发展,构建起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支撑力量。

二是从跨区域产业合作维度,要通过绘制各区域产业链供应链图谱,整合国内产业链供应链生产网络,培育和衍生更多新产业、新模式、新业态,推动形成传统产业集群新形态、世界级先进制造业与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未来产业接续性发展态势,提升产业链供应链整体优势和能级,掌握产业发展主动权。譬如,京津冀三地借助首届中国国际链博会的东风,通过搭建产业协同推介的新窗口和国内外共话合作的新平台,首次发布氢能、生物医药、工业互联网、高端工业母机、新能源和智能网联企业、机器人六大跨区域产业链图谱和协同发展报告,启动产业链供应链“织网工程”,助力构建产业链供应链产业生态网络,这为实现产业链供应链的跨区域互联对接提供了生动案例。

三是从区域协调发展维度,要利用沿海经济带、长江经济带和新亚欧大陆桥国内段(陇海兰新线)所形成的“一纵两横”格局,推动沿海经济带(“一纵”)的优势传统产业以及“胡焕庸线”两侧的商流、物流、人才流、资金流、信息流、数据流等各类“空间流”沿着“两横”转移和流动。这实质上就是要发挥长江经济带和陇海兰新线的“楔子”作用,将长江中上游地区和西北地区的发展联系起来,形成新的具有地区竞争优势的“总部—工厂经济”模式,然后利用密度效应,引导关联产业和人口集中,从而率先实现“胡焕庸线”的局部突破。譬如,近两个月,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两议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在产业发展上,统筹抓好沿江省市的禀赋优势和沿江产业的空间布局,引导资金、技术、劳动密集型产业从东部向中西部、从中心城市向腹地有序转移,优化重大生产力布局,推进长江流域协同发展、错位发展、联动发展。

促进国际产业链供应链包容性开放合作

立足国际循环,需要深化更包容的开放合作,维护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全球产业链供应链本身具有天然的开放属性。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中国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坚定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不断以中国新发展为世界提供新机遇,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更好惠及各国人民。中国旗帜鲜明地反对保护主义,反对“筑墙设垒”和各种形式的“脱钩断链”,反对单边制裁、极限施压。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的平行体系,以实现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合作共赢为目标,以期实现全球经济的高质量和可持续发展。

为有效应对全球经济不确定性和产业链供应链负外部性影响,中国应掌握战略主动,以更大程度的开放合作推动开放、安全、稳定的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体系建设。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考察时强调,要从全球视野布局产业链供应链建设,不断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立足全球视野,中国为深化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国际合作提供了五大机遇:超大规模的国内市场、超全门类的制造业产业体系、超坚定的高水平对外开放政策、超包容的共建“一带一路”国际公共产品和国际合作平台、超越政治地理的全球共同体理念。

为此,一是要激活国内大循环的超大规模内需市场潜力,虹吸全球资源要素,既要把优质存量外资留下来,还要把更多高质量外资吸引过来,提升贸易投资合作质量和水平。二是要重新思考和设计新的适应新发展格局的产业政策,持续优化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着力推进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而非外迁,让一些产业循环留在国内,重构国内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循环体系,增强自主可控能力。三是要扩大向东向西双向开放,发挥自贸试验区在制度性创新方面的作用,促进自贸试验区联动发展,由内而外构建面向全球的高标准自由贸易区网络。四是要借助共建“一带一路”国际公共产品和国际合作平台,扩大共建“一带一路”朋友圈。通过构筑互利共赢的产业链供应链国际合作体系,阻止破坏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畅通循环的霸权行为,通过多边协调机制化解外部系统风险,实现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的包容性发展。五是要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践行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加强国际多边沟通,以包容性国际合作打造全球利益共同体、责任共同体。作者:王兵(南京大学长江产业经济研究院特聘研究员)

本站部分内容来源网络!
如果在外贸工作中有不清楚的可以向世商管理刘希洪专家咨询,我们20多年专注企业供应链安全管理培训,涉及国际贸易、关务培训,aeo认证、海外营销、进出口实务、海关新政、商品归类、人力资源、生产管理、战略采购、供应链物流、中高层管理,通用管理等。提供企业内训和公开课及咨询辅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