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与经济风险管控:中美经济工作组,能帮我们干啥事? -九游会国际
为落实中美两国元首巴厘岛会晤重要共识,根据国务院副总理、中美经贸中方牵头人何立峰与美国财政部部长珍妮特·耶伦达成的共识,中美双方商定,成立经济领域工作组,包括“经济工作组”和“金融工作组”。“经济工作组”由中美两国财政部副部长级官员牵头,“金融工作组”由中国人民银行和美国财政部副部长级官员牵头。两个工作组将定期、不定期举行会议,就经济、金融领域相关问题加强沟通和交流。
今天跟大家聊一下,近期中美两轮重磅会晤后,新组建的这个俩工作组,到底有哪些神秘之处。
回顾历史。
2006年,我们跟新一届小布什的共和党政府搞起了“中美战略经济对话”。
2009年,奥巴马上台后,我们又跟民主党政府搞起了“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
2017年,特朗普上台后,我们又跟共和党政府搞起了“中美全面经济对话”。
可以说,每一次美国换届,我们都会很快跟新一届政府建立起政府之间的新对话机制。
只是本届拜登政府上台后,因为疫情冲击和俄乌冲突,中美新的对话机制一直没有建立起来。
而如果没有这种对话机制,中美的关系就始终无法解冻,很多人也无法中美的合作中获取利益。
因为在这些高大上的对话机制之下,我们又会设立一个个工作组,将任务分解到两国的一个个部委,以专题形式实质性的推进。
譬如当年第一次在中国设立纽交所和纳斯达克的代表处,第二次签署知识产权备忘录,第三次允许外资发行人民币计价的股票和债券,第四次签署了中美环境能源十年规划.......
回顾过去十年,从登陆美股的阿里,垄断知识产权的乐视,疯狂扩张的万达,布局新能源的比亚迪,这些踩在风口的猪,基本都跟这些工作组搞出的协议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关于中美经济领域工作组的个人观点:
1、从纯经济规律来说,中美两国合则两利斗则两伤。最典型的就是当下中国的通货紧缩对应美国的通货膨胀。根本原因就是供应链不畅和混乱。美国加征中国商品关税,可以将中国商品排除在外,必然导致美国商品价格上涨。虽然其竭尽全力想用东南亚和印度来替代中国产业链,但这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对美国来说是原水解不了近渴。另外一方面,对中国科技行业的制裁也会伤及美国本土制造业和服务业。所以立即斩断与中国的经济联系,当下美国很难承受这种痛。同样,中国失去部分欧美市场肯定也非常难受。这自然导致全社会需求不足,ppi价格指数不断走低,形成通缩。而高科技方面被打压痛感更强烈。当然这里要强调,中美经济关系恶化是美国通胀、中国通缩的重要原因而非唯一原因。其内在因素还有很多,这里就不赘述了。
2、为何这个时候会突然成立经济领域工作组?很简单,双方都感觉到痛了,想找办法把最痛的痛点先止住。经历数年的相互争斗,双方在当下都觉得短期很难战胜对方,而自身经济都面临着巨大的风险。出于自身利益的考量,希望做一些妥协,解决一些可以解决的问题来缓解疼痛。
从中国的层面看,经济下行、失业率高增、地产金融领域的暴雷、股市的下跌都在社会层面引发了广泛的讨论。公众情绪已经从经济层面向政治层面转移,有可能未来影响到社会的稳定。
从美国的层面看,通货膨胀居高不下,贷款利率创历史新高,坏账率开始不断提高。债务风险愈演愈烈,国债价格不断下跌。在持续的高利率环境下经济必将陷入衰退。
这个时候如果双方依然恶搞对方,最终的结果都会元气大伤。因此不得已双方需要在某些问题上妥协和合作免得把自己搞的太痛了。
3、从本质上讲,中美经济领域工作组的成立改变不了中美之间的敌对关系。美国绝不允许中国染指高科技产业,而中国不可能甘愿永远做低端供应链生产商。所以:彼此妥协是无奈的选择,消灭对方才是崇高的理想。
4、中美欧,经济面临的共同问题是:债务太多。多到根本还不起。美国的债务在国债上,中国的债务在砖头水泥上,欧洲的债务在社会福利上。全世界丁吃卯粮,现在需要还债了。至于怎么还?我也不知道,我知道了就不在这儿写文章了。但我可以肯定一点就是:当债务破灭的时候,会有一大堆人的财富会灰飞烟灭。也会有一大堆人会家破人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