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避风港”特征凸显!汇率创46个月新高,外贸企业利润承压 -九游会国际
俄乌冲突爆发,全球市场被裹挟其中,全球主要股市,以及从欧元到韩元的各种货币纷纷暴跌,人民币却因为弹性表现突出,而成为新的避险货币。
2月24日,人民币汇率表现维持近期强势,在岸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日内最高报1美元兑换6.3100元人民币,创下2018年4月25日以来的新高;离岸人民币汇率最高报1美元兑换6.3072元人民币,创2018年4月30日以来新高。
“在乌克兰危机期间,人民币一直就像避险货币一样在交易。”澳新银行集团亚洲研究主管khoon goh表示。
一个显著的表现是,即便自去年下半年以来,美联储货币紧缩预期不断强化,美元指数逐步上涨,但人民币汇率却屡屡上演逆势走强的独立行情;近期地缘政治冲突不断发酵,避险资金配置人民币资产的需求有所增加,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持续稳定维持在6.3-6.4区间。2022年开年以来,人民币延续去年下半年以来的强势,对美元汇率继续攀升。
在兴业研究宏观团队看来,由于近年来的贸易顺差,中国国内企业持有大量外汇收入。这使得人民币在一定程度上不受外部风险影响。一个亮点是,中国的主权债券去年吸引了创纪录的5756亿元人民币(合910亿美元)的资金流入,外资持有人民币债券连续38个月上升。
“短期内,人民币资产的‘避风港’属性将支持汇率继续保持强势,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有望冲击6.30大关。”兴业证券研报显示。
强势增长
去年下半年以来,在美联储加息预期影响下,境内外汇市场走出了一波美元强、人民币更强的独立行情。
当年10月,人民币升破6.4关口,即便在国内多次降准降息操作,中美利差持续收窄的背景下,人民币汇率仍然保持坚挺。
在巴克莱宏观、外汇策略师张蒙看来,这得益于去年以来货物贸易顺差和直接投资顺差增长带来的结售汇顺差大增。
“中国出口异常强劲,而且现在要做空人民币得不偿失,按照当前的套息水平(carry),一年内人民币必须要跌2.9%,才能覆盖做空成本。”张蒙表示。
此外,人民币资产吸引外资持续流入超出市场预期也非常重要。
尽管美联储多次表明加息预期,但市场对于其能否真实兑现,抱有一定程度的怀疑。
“2022年全年看,我们预计联储加息力度或不及预期,美元指数年内将重回下行通道并下探90,随着美元拐头向下,叠加中国经济基本面较为强劲,维持人民币汇率下半年升值至6.1的判断。”浙商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超表示。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我国外资持有人民币债券连续38个月上升。
环球银行金融电信协会(swift)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1月,人民币全球支付排名维持在全球第4位,占比则从去年12月的2.70%升至3.20%,创下历史新高。人民币在全球支付中占比进一步提升,与中国外贸高景气度及人民币资产吸引外资持续流入的表现基本一致。
中央结算公司最新公布的数据也显示,2022年1月末,境外机构在中央结算公司的债券托管面额增加500.71亿元至3.73万亿元,已连续38个月上升。其中,境外机构国债托管量增加657亿元人民币,累计持有国债2.52万亿元。
境外机构投资者1月在中国债券市场上也更加活跃,境外机构投资者共达成现券交易14251亿元,环比增长53%。
企业承压
不过,对于外贸企业来说,人民币升值并不是一个好消息。特别是在叠加了原材料涨价、人力成本增加和航运费暴涨等因素之下,中小外贸企业的压力不减反增。
“我们收汇时人民币对美元汇率还是6.35,现在卖出,就是好几万的损失。我们利润本来就很微薄了。但是不卖出,大量资金压在手里也不行。”无锡一家外贸公司负责人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事实上,2021年,外贸企业面临着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暴涨、“天价”海运货柜一柜难求,以及国内短期的拉闸限电等问题,影响了部分外贸工厂的正常经营。
而人民币对美元的升值,成为压倒不少小型企业的最后一根稻草。
对大型企业来说,情况则要好得多。无锡某造船厂负责人表示,人民币汇率波动直接影响企业利润,因此他们一般不会实时结汇,而是采取大订单锁汇、小订单收到的美元存放在银行的方式,等到汇率稳定且向好时再结汇。
不过,中国商务部副部长任鸿斌在谈到中国外贸形势时表态,2021年外贸登上了一个“高坡儿”,成绩来之不易,今年面临的形势依然复杂严峻,很可能要过一个“大坎儿”。
“2022年,登上‘高坡’的中国外贸企业,也面临空前的压力。”广发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郭磊表示。
按照预测,今年,中国外贸发展面临的不确定不稳定不均衡因素增多。去年就存在的全球疫情反复、大宗商品价格上涨、能源紧缺、航运紧张等风险仍然存在,同时,国内经济发展也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以及去年外贸基数较高,均给今年外贸带来压力。
对此,24日,商务部新闻发言人高峰在例行发布会上表示,近年来,人民币汇率双向波动幅度加大,汇率变化对外经贸企业生产经营具有多维度的影响,关系到议价能力、成本效益等多个方面。下一步,商务部将继续同相关部门一道,进一步推动金融机构丰富完善避险业务,同时优化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环境,帮助企业更好适应人民币汇率双向波动常态,不断提高企业的抗风险能力。
责任编辑:徐芸茜 主编:公培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