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外贸上半年规模超历史 -九游会国际
2021年7月13日,在国务院新闻办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海关总署统计分析司负责人指出,我国外贸进出口总值连续13个月保持同比正增长,进出口规模创下历史同期最好水平,继续保持稳中向好态势。
据海关总署统计,2021年上半年,我国外贸进出口总值为18.07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7.1%。其中,出口额为9.85万亿元,同比增长28.1%;进口额为8.22万亿元,同比增长25.9%。6月当月,我国外贸进出口额为3.29万亿元,同比增长22%。我国外贸进出口总值已连续13个月实现同比正增长。与2019年同期相比,2021年上半年的进出口增速高达22.8%,我国对外贸易稳中向好、表现亮眼。
耀眼的亮点
我国外贸2021年上半年丰沛饱满的数字闪耀着光芒,诸多亮点可圈可点。
从商品类别看,机电产品出口挑大梁。上半年,我国机电产品出口额为5.83万亿元,同比增长29.5%,占我国出口总值的59.2%,较2020年同期提升0.6个百分点,其中自动数据处理设备及其零部件、手机、汽车出口额分别增长17%、23.3%、101.4%。
从贸易类型看,一般贸易进出口增长较快。上半年,我国一般贸易进出口额为11.19万亿元,同比增长30.7%,占我国外贸总值的61.9%,较2020年同期提升1.7个百分点;其中,出口额为6.02万亿元,同比增长32.1%;进口额为5.17万亿元,同比增长29.2%。同期,加工贸易进出口额为3.89万亿元,同比增长15.8%,占我国外贸总值的21.5%。
从外贸业态看,跨境电商已成外贸发展新动能。商务部数据显示,2021年1—5月,我国跨境电商进出口额超过7 000亿元,同比增长36.9%。上半年,我国跨境电商进出口额增长28.6%,市场采购出口额增长49.1%。跨境电商已经成为我国外贸发展的新动能、转型升级的新渠道和高质量发展的新抓手。
从贸易伙伴看,我国与主要贸易伙伴进出口增长势头良好。上半年,我国与前三大贸易伙伴东盟、欧盟、美国的进出口额分别为2.66万亿元、2.52万亿元、2.21万亿元,分别同比增长27.8%、26.7%、34.6%;与日本进出口额为1.18万亿元,同比增长14.5%;对拉丁美洲、非洲等地区出口额分别同比增长47%、27.7%。同期,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rcep(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贸易伙伴进出口额分别同比增长27.5%、22.7%。
从市场主体业绩看,民营企业业绩占据半壁江山。近年来,我国外贸内生动力不断增强,民营企业逐渐成为第一大经营主体。2021年上半年,民营企业进出口额为8.64万亿元,同比增长35.1%,占我国外贸进出口总值的47.8%,比重提升了2.8个百分点。民营企业进出口活力与韧性更足,有进出口实绩的民营企业持续增多,区域发展更趋协调,市场开拓力度不断增强。
总之,2021年上半年,我国外贸延续了2020年下半年的良好势头,增速较快,为全年外贸量稳质升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背后的逻辑
当前,我国外贸展现强劲的发展势头,背后的逻辑力量值得称颂。
第一,国内经济稳中加固、稳中向好,市场主体活力增强,为外贸持续稳定增长提供了有力支撑。2021年上半年,我国经济稳定恢复,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等主要经济指标持续向好,生产需求继续回升,这些为外贸稳增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特别是国家稳外贸政策红利持续释放,高水平开放平台增长迅速,贸易新业态、新模式优势凸显。上半年,综合保税区进出口额增长29.1%,自由贸易试验区进出口额增长32.1%,海南自由贸易港进出口额增长46.1%,均显著高于外贸总体增速。
第二,“中国制造”具有国际竞争力和不可替代性,保障了外部需求。以“中国制造”为代表的民族工业发展具有强大的生机和生命力,正如“天街小雨”一样渗透世界各地。经过70余年的发展,中国成为全球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当中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在世界500多种主要工业产品当中,中国有220多种工业产品的产量占据全球第一。联合国也公开承认了“中国制造”的不可替代性。对此,美国在工业门类数量方面也自叹不如。“中国制造”有助于稳固外贸,为外贸增添供给支撑。
第三,全球经济持续复苏,带动外部需求增加。2021年上半年,多个国际组织连续调高了全球经济增长预期。比如,4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上调2021年全球经济增长预估值至6%,6月世界银行上调预估值至5.6%。全球经济复苏对国际贸易及我国产品出口起到了提振作用。上半年,我国对美国、欧盟、东盟等国家和地区的出口额分别增长了31.7%、25.5%、27.8%,对拉丁美洲、非洲等地区的出口额分别增长47%、27.7%。疫情对贸易的阻力有所减弱。
第四,我国深化改革和扩大对外开放的政策红利持续释放,尤其是对外经贸合作的加强和区域贸易协定的发展。与以往相比,我国对外开放更加积极、主动、超前,且呈现多层次、宽领域、全区域的特征。这对拓宽企业外贸渠道、对冲国际贸易的不确定因素、培育外贸新动能、缓解外贸进出口困难具有润滑剂的作用。
第五,2020年基数较低及价格因素一定程度上对外贸增长也起到了拉动作用。2020年上半年,我国进出口规模同比小幅下降3.3%,仅相当于2018年同期水平。2021年以来,国际大宗商品市场价格整体呈现上涨态势,如6月底反映国际市场大宗商品价格的crb商品指数相比年初累计上涨幅度超过了25%,相比2020年上半年最低点涨幅超过1倍。受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影响,初步测算,2021年上半年,我国进口价格同比指数为108.5,价格对进口增长的贡献率为35.4%。
可期的前景
眼下,中国外贸可以预测的趋势是,2021年下半年进出口同比增速或将放缓,但全年有望保持较快增长。
总体而言,当前新冠肺炎疫情仍在全球多地蔓延,疫情走势错综复杂。2021年下半年,外贸发展面临的不确定、不稳定因素依然较多。同时,我国进出口规模比2020年上半年增长近27%,创历史新高。在较高基数的影响下,要想百尺竿头、再进一步,难度较大。因此,2021年下半年我国进出口同比增速或将放缓,但全年进出口仍然会在较高增长的区间内波动。
从市场主体来看,目前我国外贸企业面临发展的挑战不容回避,综合各方面因素,有诸多困难。
第一,国际海运效率低、价格高。2020年5月至今,反映全球经济及贸易景气的全球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由低点的39.6大幅反弹至56。而2020年下半年以来,全球集运运力同比仅从2.6%反弹至4%,完全跟不上需求修复的节奏。美国、欧洲等国家和地区的多个港口出现“用工荒”,以及疫情反复导致海员数量大减等,进一步拖累了全球海运运力的释放,推升了运价。
第二,人民币汇率波动加大,企业出现了“有单不敢接、出口不盈利”的现象。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从2020年5月末开启了一轮上涨,由当时的7.16涨至2021年6月初的6.36,一年时间上涨了8 000个基点,升值幅度高达11%。人民币升值直接影响中国对外出口,削减来自国外的直接投资,制约国内旅游业,降低产品国际竞争力。鉴于此,中国人民银行决定自2021年6月15日起上调金融机构外汇存款准备金率2个百分点,即外汇存款准备金率由现行的5%提高到7%。此举旨在给人民币升值降温。
第三,原材料价格上涨,提高企业成本。2020年下半年以来,国内大宗原材料价格不断上涨,涵盖原油、铁矿石、铜、纸浆、棉花、白糖等商品。尤其是2021年以来,涨幅更是明显,部分原材料价格甚至1个月内上涨20%以上,涨幅令人吃惊。
第四,部分地区招工难、用工贵。从抽样调查问卷来看,75%以上的企业缺工,77.2%的企业缺少一线劳务工,32%的企业缺少技术工人。一线劳务工紧缺成为全国普遍现象。企业大量使用“小时工”导致员工流失加剧,新业态下灵活就业模式导致部分劳动力回流,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求学难导致企业留人困难。
针对上述困难,商务部表示将与各相关部门和单位密切配合,加强形势研判,出台针对性的政策,帮助企业纾困解难,全力稳住外贸外资基本盘,重点开展以下5个方面的工作:一是落实完善支持政策;二是促进外贸创新发展;三是推动高水平对外开放;四是稳定外贸外资产业链、供应链;五是推动全球化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
特别引人关注的是,rcep将成为新时期中国扩大对外开放的重要平台,并将助力中国形成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专家认为,rcep将促进各产业更加充分地参与市场竞争,提升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配置资源的能力。此外,协定本身还将显著提升中国自贸区网络的含金量。
好消息是,商务部近期问卷调查显示,约40%的外贸企业新签出口订单量实现同比增长。外需出现了好转的迹象,企业竞争力不断增强。中国外贸有信心通过全国外贸系统扎实有力的工作,实现全年量稳质升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