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住产业链供应链是重中之重 -九游会国际

4月2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三次会议时再次要求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在强调加大“六稳”工作力度基础上提出“六保”任务,是此前举行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针对新冠肺炎疫情冲击背景下,从有效解决居民消费受到抑制、投资活动放缓、外需显著萎缩,使得企业经营困难、就业压力加大、居民收入放缓、财政收入下滑等问题出发提出的重要举措,既是当前宏观调控的着力方向,也划定了经济安全的生命线,反映了向改革要发展之力、以底线谋发展新径的思路。
在经济运行中,产业链供应链处于中枢地位,可以说是“六保”任务之锚。产业链和供应链作为载体,承载着不同市场主体的经营活动,只有产业链供应链保持完整畅通状态,才能为市场主体的正常经营活动提供支撑。而只有确保市场主体有序开展经营活动,才能实现城乡居民的就业稳定和基本民生的稳定。借助于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各类商品的流动才能不偏离正轨,形成的正向传导机制才能为粮食安全与能源安全提供保障。确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对基层运转意义重大,基层运转顺畅依赖产业链供应链的支持,更为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提供基础条件。因此,抓住“六保”任务之“锚”,才能在后续宏观政策更大力度的推出和实施中找准靶点。
随着我国疫情防控向好态势进一步巩固和复工复产推进,因为疫情和春节假期叠加冲击导致的交通运输、人流物流中断而引发的产业链和供应链“停摆”目前已得到相当程度的缓解。但随着境外疫情暴发,从需求端逆向传导所致的外贸订单锐减持续影响国内产业链完整运行状态并仍在“发酵”中。由于疫情隔离、人员流动受限等因素对服务业的影响还在加剧,尤其小微企业经营难度加大影响了供应链系统的稳定。
外贸企业的经营状态是反映“保产业链供应链”成效的晴雨表。从“补”的角度出发,针对外贸企业和加工生产企业的精准靶向政策的重点在于解决资金运转压力、产品转国内销售帮扶、拓展国际市场的支持等问题和薄弱环节,唯如此才能让整个产业链和供应链保持“紧平衡”状态,避免链条断裂引发的连锁反应和后续链条修复周期过长、难度加大的情形出现。
从“加”的角度出发,要主动开展“补链、强链、延链”行动,让财政货币政策在滴灌中显现针对性帮扶的成效。要培育壮大新的增长点和增长极,对外贸易借助互联网与在线方式来加速自我转型和升级已经是当务之急,尤其是将满足国内需求与海外需求提到同等重要地位的机会不容错过。此外,要加快培育跨境电商、市场采购、外贸综合服务等新业态新模式,充分运用数字化供应链平台强化产业上下游、跨行业协同生产在应对公共卫生产业补短板、提升与民生福利相关产业转型升级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借助国家扶持,在拓展海外市场和产品品牌营销上企业要真正舍得投入,才能为未来发展集聚力量,充分研究并抓住国家新基建和新兴技术布局出现的拉动新需求与供给机会,才能“失之东隅,收之桑榆”,最大化地降低对企业发展的冲击和外贸行业的负面影响。
尽管外部需求减少对外贸行业所依赖的产业链供应链带来较为严重的冲击,但是依托目前我国完整的产业体系优势和巨大的国内消费市场与需求,外贸行业在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中仍有较大的可提升空间。随着海外疫情逐渐趋于稳定、外部需求慢慢回升给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带来新的机会,提升中国制造的产品可靠性和迅速交付能力不仅为保国内产业链供应链的顺畅运转提供动力,也将带动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的恢复、稳定与发展。

本站部分内容来源网络!
如果在外贸工作中有不清楚的可以向世商管理刘希洪专家咨询,我们20多年专注企业供应链安全管理培训,涉及国际贸易、关务培训,aeo认证、海外营销、进出口实务、海关新政、商品归类、人力资源、生产管理、战略采购、供应链物流、中高层管理,通用管理等。提供企业内训和公开课及咨询辅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