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从事国际贸易或境外业务规避汇率风险的策略 -九游会国际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企业从事国际贸易和境外业务扩张甚至境外投资需求都出现快速增长局面。中国企业在“走出去”的同时,也需要充分考虑如何规避国际贸易中存在的汇率风险。本文通过列举规避汇率风险的常用手段,分析企业在参与海外项目投标时如何应对汇率风险。
【关键词】
世商管理-我国最早一批企业管理培训的专业机构。提供企业内训和公开课及咨询服务,为国内大中型企业提供:培训班|外贸培训|贸易培训|进出口贸易流程培训|国际贸易培训班|外贸营销培训|海外营销|外销|采购|物流|供应链|互联网金融|有效沟通|谈判专家|人力资源|最新海关政策|跨境电商培训|企业内训等咨询培训服务
1 汇率风险的定义及主要表现
1.1 什么是汇率风险
汇率风险,又称外汇风险,指的是一个经济实体在持有或运用外汇的经济活动中,因汇率变动造成以外币计价资产和负债的价值发生变化时,所蒙受损失的可能性。有汇率波动就有汇率风险,汇率风险,既有可能对企业造成损失,也有可能为企业带来收益。
1.2 汇率风险的主要表现形式
企业从事境外项目投资或贸易过程中所遇到的汇率风险,主要存在以下三种表现形式:
一是交易风险,即企业以外汇计价的交易过程中产生的风险;包括外汇的买卖和结算,如进出口信用交易、外汇借贷交易、外汇投资等。企业境外业务通常以外币为计价货币,而在贸易或投资过程中,由于交易日和结算日汇率不同,由汇率波动带来的影响可能从根本上改变企业的盈利状况。
二是会计风险,即在公司编制及合并财务报表时,由汇率变动所引起的会计上资产、负债账面价值发生变动的可能性。此时,报表利润会由于汇率的变动而产生一定变化。
三是营运风险,即未来一段时间内,由于汇率变动的不确定性使得对企业工程量、成本、价格造成的影响,从而对企业一定时期的收入产生影响的可能性。继而又造成对企业的整体价值的影响。
2 汇率风险的成因
汇率风险的产生主要源于由于汇率的波动,国与国之间的经济、市场、政策等宏观性因素是造成汇率波动的主要原因,具体而言,影响汇率波动的主要因素有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国际收支及外汇储备。即某国货币收入总额与支付其它国家的货币支出总额之比。货币收入总额大于支出总额,即形成国际收支顺差;反之,则为国际收支逆差。国际收支状况能够对某一国家的汇率变动产生直接影响。形成国际收支顺差,会使得该国货币汇率上升;反之,则使得该国货币汇率下跌。
二是利率。利率作为对某一国家借贷情况的基本反映,对汇率的波动起决定性作用。利率水平的高低会对国际间资本的流动产生直接影响,造成高利率国家出现资本流入,低利率国家则导致资本外流,资本流动则造成外汇市场上供求关系发生变化,从而对外汇的汇率波动产生一定的影响。一般而言,一国利率提高,将导致该国货币升值;反之,则该国货币贬值。
三是通货膨胀。通常来说,通货膨胀会导致本国货币的汇率下跌,而通货膨胀的缓解则会使得汇率上浮。通货膨胀会影响本币的价值和购买力,继而引发出口商品竞争力减弱、进口商品数量增加。同时还会引发对外汇市场产生心理影响,削弱本币在国际市场上的信用地位,这三方面影响都将导致本币贬值。
四是政治局势。某一国家或国际间政治局势发生的变化,都会对外汇市场产生影响。政治局势变化一般包括政治冲突、军事冲突、选举和政权更迭等,这些政治因素对汇率的影响有时很大,但影响时限一般都会很短。
3 常用的汇率风险规避手段
众所周知,汇率的波动是广泛且长期存在的,因此从事国际贸易或境外投资时涉及外汇结算,一般认为都会存在汇率风险。企业如果参与国际贸易或境外投资,需充分考虑汇率波动因素,利用各种有效手段规避汇率风险。以下列举常用的汇率风险规避手段:
3.1 金融衍生品工具
利用金融衍生品规避汇率风险是国际贸易及境外投资企业最为常用的手段。使用金融衍生工具的优点,是有利于锁定远期货币交易成本,且应用灵活,可以单独运用某一种衍生品也可以多种组合,并能针对不同的业务种类和业务模式设计不同的金融产品;缺点是金融衍生品种类繁多,设计相对复杂,通常需要专业的金融团队做支撑(如向银行购买相关产品),且当付款和回款周期存在不确定性因素时,金融衍生品工具将很难发挥其效用。
常见的金融衍生品手段包括以下几种:
(1)远期交易
所谓远期交易,指企业与金融机构(如银行)签定相关协议,约定在未来某个时期按双方约定的币种、汇率、金额办理交易,远期交易包括远期结售汇、远期期权、期货等。企业在从事国际贸易或境外项目投资过程中,在已知结汇、付汇的时间周期的情况下,通过采取远期结售汇、远期期权等金融衍生品手段,可以达到锁定预期成本,同时确保收益水平的目的。
以出口企业为例,某企业要出口一种产品到某国,但该国汇率波动较大,不确定性因素较强,此时,该企业可以通过与银行签订远期或超远期(指一年以上)结汇交易,锁定未来结汇成本,同时确定采购成本,锁定收益,以规避汇率波动风险。具体操作时,可根据客户进口时的实际付款周期,将远期结售汇拆分成不同的时间段,按照不同的风险条件进行不同比例的远期结汇策略。远期结售汇的好处是成本锁定明确,且相对期权较低,不足之处在于如果汇率波动朝着对企业有利的方向变化,企业只能损失该项收益。企业也可以选择采用远期期权方式规避此类汇率风险,远期期权是指企业与银行约定在未来某一时刻按某种确认的汇率水平的行使买卖外汇的权利。远期期权的好处是企业掌握主动选择权,不足之处在于成本较远期结售汇偏高。
(2)掉期交易
所谓掉期交易,是指在买入或卖出某笔即期外汇的同时,再卖出或买入同一货币的远期外汇。掉期交易与远期交易的最大区别,在于掉期交易强调同一时间针对同一货币,完成即期和远期两笔方向不同的买卖外汇的操作。举例来说,某企业收到进口商支付的出口货款1000万美元,该企业需要将该笔资金换做人民币用于内部业务周转,同时该企业也确定于3个月后支付另一笔进口货物的货款1000万美元,此时该企业可以与银行签订掉期交易,在即期卖出1000万美元买入人民币,同时买入3个月后的1000万美元卖出人民币。这样做的好处是,在不确定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变动幅度的基础上,企业通过灵活的掉期交易运作周转资金,既能规避汇率波动风险,也为企业创造出新的业务价值,同时锁定交易成本。 (3)互换交易
所谓互换,是约定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当事人按照商定条件,在约定的时间内,交换一系列现金流的合约。互换交易,包括货币互换、利率互换、商品互换及其他互换。这里所说规避汇率风险的手段,主要通过货币互换或其他互换手段。
(4)金融衍生品组合
现代金融体系,对金融衍生品的各种工具都做了充分的创新,将不同的金融工具组合在一起,以最大化满足不同客户的需求。对于规避汇率风险的避险工具使用,金融工具组合也是多种多样,比如远期结售汇与掉期业务组合使用,利用远期买、卖期权同时使用组合成零成本期权等。具体根据不同金融机构设计出的不同产品,可以解决不同客户在业务种类、业务周期、业务模式等各个方面的差异化需求,取得更加良好的效果水平。
3.2 提前或延期结汇
此方法的一般原则是:在外汇汇率即将上升即外汇预期升值时,拥有外汇债权的一方延期收汇,拥有外汇债务的一方提前付汇;反之,当外汇汇率即将下降时,拥有外汇债权的一方提前收汇,拥有外汇债务的一方延期付汇。具体操作中,可以通过一些商务谈判或配合其他金融工具的使用,达到提前或延期结汇的目的。如在非洲国家投资或参与投标项目时:由于非洲国家经济相对发展滞后,相关政策法规有待完善补充,也造成其外汇汇率风险相对较高,货币汇率的变动幅度和频率具有非常大的不确定性。因此这种情况下,就要考虑通过提前或者延迟结算的方式,或配合金融工具的利用来规避汇率风险。此外,境外企业还可利用国内其他企业在同一国家进口或出口直接协商交易,可以达到相互冲抵汇率风险的目的。
3.3 货币保值法
所谓货币保值,指在签定某笔贸易、参与某个项目投资或投标时,双方为避免外汇风险损失,在合同(通常是长期合同)中约定对支付的货币加列保值条款的做法。货币保值法通常分以下几种方式:
(1)黄金保值条款
即在合同中约定黄金为保值货币,签订合同时以当时计价结算货币的含金量将货款这算为一定数量黄金,在货款结算时再按此时的含金量将黄金折算成计价结算货币进行结算。此种方法适用于固定汇率时期,目前已不再采用。
(2)硬币保值条款
即在合同中约定以某种软货币为计价结算货币,以某种硬货币为对价保值货币,签订合同时计价结算货币按当时汇率折算成硬货币,到货款结算时再按此时的新汇率由硬货币折算回软货币来结算。通常此种方法在操作过程中会约定汇率波动的幅度。例如某企业计划与非洲国家签订贸易合同,由于该非洲国家货币波动幅度大,频率高,因此双方合同中约定以该非洲国家本地货币为结算货币,但结算价格要对价同时期美元价格,如该国货币与美元的汇率波动幅度小于某个比率,则以正常当地国货币报价结算,若汇率波动幅度大于该约定波动比率,则双方结算时以原本地货币报价*(1 汇率波动比率)为新结算价格。
(3)“一篮子”货币保值条款
即在合同中约定某种货币为计价结算货币,并以“一篮子”货币为保值货币。在签订合同时按当时汇率将货款分别折算成各保值货币,货款支付日时再按此时汇率将各保值货币折回成计价结算货币来结算。采取“一篮子”货币保值,即在利用多种货币汇价方向不同,通过各种外币汇差相互抵减,以降低汇率风险。
3.4 多种经营法
所谓多种经营法,实际就是企业通过其他贸易或投资行为,对冲当前国际贸易可能存在的汇率风险。例如,某企业参与境外项目的出口贸易投标,在获得中标后在开展出口产品业务的同时,通过做所在国与本国间的进口业务对冲汇率风险。或者对于出口业务的企业,可以在境外设立分支机构,并将境外业务的部分收益通过投资手段转化为境外资产,以实现保值的目的。
3.5 贸易融资法
所谓贸易融资法,主要是指企业利用银行提供的境外融资业务,对相关进出口贸易结算行为提供短期融资或信用便利。常见的贸易融资手段包括以下几种:
(1)出口押汇\贴现
出口押汇\贴现是指企业(信用证受益人)在向银行提交信用证项下单据议付时,银行(议付行)根据企业的申请,凭企业提交的全套单证相符的单据作为质押进行审核,审核无误后,参照票面金额将款项垫付给企业,然后向开证行寄单索汇,并向企业收取押汇利息和银行费用并保留追索权的一种短期出口融资业务。办理出口押汇\贴现可实现加速资金周转,并起到一定保值作用。但企业需承担的成本较高。同时,银行保留追索权,则一旦银行无法从国外收汇,客户需及时自筹资金归还垫款,对企业来说即面临双重风险。
(2)福费廷业务
福费廷业务,指包买商从出口商那里无追索地购买已承兑的,并通常由进口商所在地银行担保的远期汇票或本票业务,又叫做包买票据。其特点:远期票据应产生于销售货物或提供技术服务的正当贸易;做包买票据业务后,出口商放弃对所出售债权凭证的一切权益,将收取债款的权利、风险和责任转嫁给包买商,而银行作为包买商也必须放弃对出口商的追索权;出口商在背书转让债权凭证的票据时均加注“无追索权”字样,从而将收取债款的权利、风险和责任转嫁给包买商。
出口商办理福费廷业务,既可以获得终局性融资便利——即出口商一旦取得融资款就不必再对债务人偿债与否负责,且不再占用银行授信额度,又可以改善现金流,节约管理费用。同时,办理福费廷业务后,客户还可以立即办理外汇核销及退税,对有效规避风险、增加贸易机会、实现价格转移等方面提供诸多便利。
福费廷业务的作用不仅局限于保值,还能给企业带来其他正面效益。福费廷业务的不足之处在于成本偏高(其收费包含贴现利息、承诺费和宽限期贴息三部分),且银行对申请福费廷的企业审查较严。
(3)打包贷款
打包贷款指出口地银行向出口商提供的短期资金融通。具体做法:出口商与国外进口商签订买卖合同后需要组织货物出口,如此时出口商出现资金周转困难,则其可以利用进口地银行向其开出的信用证或其他保证文件,连同出口商品或半成品一起,交付出口地银行作为抵押借入款项,出口地银行在此情形下向进口商提供的贷款被称作打包贷款。 打包贷款的期限一般很短,出口商借入打包贷款后,很快将货物装船运出,在取得各种单据并向进口商开发汇票后,出口商通常前往贷款银行,请其提供出口抵押贷款,该银行收下汇票和单据后,将以前的打包贷款改为出口押汇,这时的打包贷款即告结束。在打包贷款中,如出口商不按规定履行职责,贷款银行有权处理抵押品,以收回贷出款项。打包贷款的数额一般为出口货物总值的50%~70%。打包贷款目的通常主要是为解决企业资金周转问题,因此其保值作用相对其他手段有所欠缺,且成本较高。
(4)保理业务
保理业务,指卖方/供应商/出口商与保理商间存着一种契约关系,根据该契约,卖方/供应商/出口商将其现在或将来的基于其与买方(债务人)订立的货物销售/服务合同所产生的应收帐款转让给保理商,由保理商为其提供下列服务中的至少两项:贸易融资、销售分户账管理、应收帐款的催收、信用风险控制与坏账担保等。
国际保理业务能为出口商和进口商带来增加营业额、风险保障、节约成本、简化手续、扩大利润等益处。出口商可以得到100%的收汇保障。
3.6 购买保险
购买保险通常是从两个角度出发:
一是遵循属地化原则,由于目前许多国家政府可以对某些外汇风险提供保险服务,境外企业可以向所在地的境内保险公司投保,这也可为境外企业规避汇率风险提供了一项措施。
二是选择出口信用保险
出口信用保险是一国为推动本国出口贸易、保障出口企业的收汇安全而制定的一项由国家财政提供保险准备金的非营利性的政策性保险业务,主要分为短期出口信用保险和中长期出口信用保险。短期出口信用保险指贸易合同中规定放帐期不超过一年的出口信用保险。中长期出口信用保险是指贸易或信贷的信用期限在1年至10年的出口信用保险。出口企业为防范出口信用方面的风险,可向保险公司填写投保单、申请买方信用限额,并在出口信用保险公司批准后支付保费,保险责任即成立。
投保出口信用保险可确保收汇的安全性,扩大企业国际结算方式的选择面(如l/c外还可采用t/t、d/p、d/a等),从而增加出口成交机会。同时,投保后可提高出口企业信用等级,有利于获得银行打包贷款、托收押汇、保理等金融支持,加快资金周转。
4 企业防范汇率风险重点是要提升管理能力
从事国际贸易或境外业务的企业,汇率风险是不可回避的问题。在规避汇率风险的过程中,不同企业在事前、事中、事后的风险控制准备和执行中会有不同的手段,其结果自然大相径庭。企业防范汇率风险,其重点不仅是选择什么样的规避手段,还需要企业自身提升管理能力和决策能力,其中,主要是做好以下两方面的风险控制工作:
4.1 做好事前风险控制
具体而言,首先要根据合同或标书要求,充分评估可能存在的汇率风险。进而在洽谈合同或准备投标文件的过程中,充分准备并做好汇率风险的防范安排,做到事前有预案。
4.2 贯彻事中事后执行
再已经确定合同或获得中标后,企业在一定周期内完成相关国际业务时,要根据掌握的结付款项周期及业务推进情况,及时采用合理的手段,按照事前准备的大原则大方向,仔细跟踪执行,灵活应变,适时调整应对手段。方能最大程度上确保企业受益,有效规避汇率风险。
综上所述,企业从事国际贸易或境外业务时,如何规避汇率风险是不可回避的问题。不论选择何种规避手段,其核心在于企业必须稳健经营的角度出发,对汇率风险采取必要管理,根据汇率波动方向相机行事,趋利避害,积极利用防范措施,既能保护企业受益水平,又能将筹资风险降低,有效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